一、主要建設標準
1.選址與布局
優先選擇樓宇中間層,避開地下空間以降低漏水發生,遠離強噪聲源、粉塵、油煙及電磁干擾區域。
服務器區樓板荷載需達800kg/㎡,普通區域預留200kg/m;設備間距>75cm,雙排機柜采用面對面布局以優化散熱。
2.安全防護
配電柜、變壓器等周圍需設置10cm寬警戒線(黃黑相間),安全距離70cm,并鋪設絕緣墊。
滅火器配置標準:2-4kg/瓶,數量≥2瓶,擺放在設備出入口1.5米內,每月檢查一次。
3.環境管理
需滿足溫濕度、新風量、塵埃、噪音等參數要求)如溫度22±2℃,濕度40%~60%),采用精密空調系統并考慮散熱量。
墻面、頂面、地面需做防塵處理(噴防塵漆),并安裝防靜電地板(離地40cm便于布線)。
二、建設流程與規范
1.全流程階段
規劃階段:明確預算、設計標準(如GB50174-2017《數據中心設計規范》),完成選址與功能分區(主機房、監控室、資料室等)。
實施階段:包括基礎裝修(防靜電地板、防火涂料)、設備安裝(UPS、精密空調、消防系統)、網絡布線(拓撲結構設計)及接地處理(銅排接地)。
驗收與運維:通過環境監控系統實現實時檢測,定期維保(如空調、消防設備)。
2、模塊化建設
采用模塊化設計,動態調整供電與制冷負載,提升資源利用率。例如某高校數據中心配置UPS、微模塊、運營商。接入機房等,預算390萬。
三、關鍵技術與設備配置
1.電力系統
需配置UPS主機、柴油發電機(符合標準)及冗余配電,確保不間斷供電。
2.網絡與布線
綜合布線需考慮拓撲結構、材料(如六類線)及防靜電措施。
3.消防與監控
氣體滅火系統+環境監控(溫濕度、煙霧、漏水檢測),劃分消防區域以提升安全性。